登录 | 注册
中华吉氏论坛、团结姓氏兄弟、振我家声、兴我中华!
中华万家姓 >> 中华吉氏论坛 >> 吉氏族谱 >> 浏览主题 版主:吉增诚(吉涛)
 
 吉氏族谱   吉氏商贸   吉氏新闻   吉氏源流   吉氏分布   吉氏人物   吉氏音像   吉氏文化  全部分类
  主 题: 《重修雲陽吉氏鎮江支家乘前言》与《云阳吉氏镇江支东台分支的源流、经历与家乘之编纂》 已阅:4218 / 回复:8(楼主)

重修《雲陽吉氏鎮江支家乘》前言

    南宋時有吉氏三兄弟自汾晉南渡,遷徙江南,老大福一公定居丹陽,占籍太平橋;老二福乾公定居鎮江,占籍丹徒;老三福啟公定居蘇州,占籍閶門,三兄弟的後裔分別形成丹陽、鎮江和蘇州三支吉氏。南渡後,丹陽和鎮江支吉氏族人仍保持着聯繫,而與蘇州支吉氏族人則失去聯繫,現今考證後認為,蘇州支吉氏族人已于明初自蘇州閶門遷徙蘇北寶應,登籍黃城溝之東郊。
    丹陽支吉氏於明正德十二年(1517)編纂了家乘,鎮江支吉氏于清康熙初年編撰出家譜稿,蘇州支遷寶應吉氏亦于清康熙五十四年(1715)編纂了家乘。到清乾隆二十二年(1757)丹陽吉氏四修《雲陽吉氏家乘》時,鎮江支與丹陽支吉氏聯宗合譜,鎮江支吉氏即成為“雲陽吉氏鎮江支”。在《雲陽吉氏家乘》四修到八修譜書中,均載有《潤州支譜序》(鎮江古稱潤州)一篇,且將鎮江支宗譜世系圖和年表單列一冊。
    盛世修譜。二○○七年十月,雲陽吉氏各支、派傳人在丹陽召開了續修家譜工作會議,制訂了相關工作計畫。參加丹陽修譜會後,我依據《潤州支譜序》、清道光二十七年(1847)七修《雲陽吉氏家乘•卷之十二七修宗譜年表》、清光緒九年(1883)八修《雲陽吉氏家乘•卷之十六八修宗譜年表》和二○一○年新修《雲陽吉氏鎮江支東台分支家乘》,重新編修了《雲陽吉氏鎮江支家乘》一册。此《家乘》起於南宋、止於民國,跨時近八百年,《家乘》中所列鎮江支族人,以光緒九年(1883)八修《雲陽吉氏家乘》為准,光緒九年後出生的未列入。
    自汾晉南渡後,雲陽吉氏鎮江支族人即奉福乾公為一世始遷祖,福乾公字行健,號法天,娶妻張氏,生子吉勝元。自宋末至晚清,雲陽吉氏鎮江支族人子孫昌盛,到清光緒九年時已蕃衍至二十三世。
    雲陽吉氏鎮江支人才輩出,其中:十世祖信鑑公為明初歲貢生,誥贈中憲大夫。十一世祖吉瑄公為明永樂時太學生。十一世祖吉漩公為明成化時邑庠生,誥贈中憲大夫。十二世祖吉惠公于明天順元年中進士(三甲三十一名),官至紹興知府,誥授中憲大夫。十三世祖吉熺公為明弘治時邑增廣生,鄉飲介賓。十四世祖時進公為明嘉靖時國學生,敕贈修職郎。十四世祖夢祥公為明萬歷時邑庠生。十五世祖吉士公為清初太學生,待贈修職郎。十五世祖吉兆公於清順治十四年拔貢,授府縣儒學訓導,康熙初年撰《潤州支譜序》。十六世祖自謙公為明崇禎時邑庠生。十六世祖延齡公為清康熙時太學生,考授修職郎。十六世祖尚謙公為清初吏員,考授登仕郎。十七世祖世英、世俊、鍾驊三公均為清康熙時太學生。十七世祖吉喆公于清乾隆時例授登仕郎。十七世祖士榮公于清乾隆時待贈登仕郎。十八世祖吉鈞公于清嘉慶時例贈登仕佐郎。十八世祖吉鋐、吉錀二公均為清嘉慶時太學生。十八世祖吉銓公以吟詠自娛,著有《曝書齋詩集》。十九世祖宗沅公于清嘉慶時議敘八品,例授修職郎,性耽吟詠,著有《竹深吟榭詩集》。十九世祖吉澄、吉沅二公均為清嘉慶時太學生。十九世祖承源、春源二公均于清道光時例授登仕佐郎。二十世祖吉森公為清嘉慶時太學生。二十世祖吉椿公于清道光時例授登仕佐郎。二十世祖吉棣公于清道光時考授山東郯城縣吏員。二十一世祖順齡公為清道光時太學生。二十二世祖治椿公為清咸豐時太學生。二十二世祖吉城公為清光緒時廩貢生,授文林郎候選訓導,著有《楚辭甄微》、《吉氏譜系考》等三十一種。二十二世祖吉均公為清光緒時國學生。二十二世祖吉堂公為民國初東台縣商會副會長。


作者:吉家林 (2010/5/18 17:42:27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《重修雲陽吉氏鎮江支家乘前言》与《云阳吉.. 第 1 楼


    在清乾隆至咸豐年間,雲陽吉氏鎮江支族人中有遷徙外地者。清乾隆年間,鎮江支十六世祖順謙公攜子吉世祿舉家自鎮江遷徙安徽天長,從而形成“雲陽吉氏鎮江支天長分支”。清嘉慶年間,鎮江支十九世祖鶴翔公攜子吉裕林舉家自鎮江遷徙蘇北東台;到了清咸豐年間,鎮江支二十世祖吉森、吉棣兄弟和吉槐、吉楷兄弟及二十一世祖吉煜、吉烺兄弟,亦攜子舉家自鎮江遷徙蘇北東台,從而形成“雲陽吉氏鎮江支東台分支”。在清咸豐年間,鎮江支二十世祖兆鼇公亦攜子吉順齡舉家自鎮江遷徙蘇北興化,從而形成“雲陽吉氏鎮江支興化分支”。
    雲陽吉氏鎮江支(一世至十三世)的“派字”為“福、勝,榮、華、富、貴,禎、宗、禮、信,水(偏旁)、木(偏旁)、火(偏旁)”。雲陽吉氏鎮江支天長分支(十四世至二十二世)的“派字”為“時、礻(偏旁)、謙、世,金(偏旁)、水(偏旁)、人、見(慶)、殿”。雲陽吉氏鎮江支東台分支(十四世至二十二世)的“派字”為“夢、士、延、世,金(偏旁)、水(偏旁)、木(偏旁)、火(偏旁)、土(偏旁)”。雲陽吉氏鎮江支興化分支(十四世至二十三世)的“派字”為“時、昌、謙、鍾,印、必、兆、順、治,城”。

    二○一○年三月,雲陽吉氏鎮江支東台分支二十五世孫吉家林敬撰於東台亭樹閣。


作者:吉家林 (2010/5/18 17:43:35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《重修雲陽吉氏鎮江支家乘前言》与《云阳吉.. 第 2 楼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云阳吉氏镇江支东台分支的源流、经历与家乘之编纂

    南宋时有吉氏三兄弟自汾晋南渡,迁徙江南,老大福一公定居丹阳,占籍太平桥;老二福乾公定居镇江,占籍丹徒;老三福启公定居苏州,占籍阊门,三兄弟的后裔分别形成丹阳、镇江和苏州三支吉氏。
    丹阳支吉氏于明正德十二年(1517)编纂了家乘,镇江支吉氏亦于清康熙初年编撰出家谱稿。到清乾隆二十二年(1757)丹阳吉氏四修《云阳吉氏家乘》时,镇江支与丹阳支吉氏联宗合谱,镇江支吉氏即成为“云阳吉氏镇江支”。
    云阳吉氏镇江支族人奉福乾公为一世始迁祖,福乾公字行健,号法天,娶妻张氏,生子吉胜元。自宋末至晚清,云阳吉氏镇江支族人子孙昌盛,到清光绪九年(1883)八修《云阳吉氏家乘》时,已蕃衍至二十三世。
    早在清嘉庆年间,云阳吉氏镇江支十九世吉鹤翔携子吉裕林举家自镇江迁徙苏北东台;到了咸丰、同治年间,镇江支二十世吉森、吉棣兄弟和吉槐、吉楷兄弟及二十一世吉煜、吉烺兄弟,亦皆携子举家自镇江迁徙苏北,辗转而至东台,从而形成了“云阳吉氏镇江支东台分支”。
    云阳吉氏镇江支族人迁徙苏北东台的历程漫长而艰辛,仅从二十世祖吉森公手写《札记》中即可见一斑。清咸丰三年(1853),吉森与胞弟吉棣为躲避“洪杨战乱”,万般无奈而抛弃了祖宗基业,他们谨护着祖先灵位和一套《云阳吉氏家乘》(七修本),离别了世代居住的镇江城,挈妻携子,颠沛流离,从锦绣江南向没有硝烟战火的苏北迁徙。迁徙之初,两家一行共有十口人,即“吉森与妻高氏,吉棣与妻王氏,吉炘(吉棣长子,出继伯父吉森为嗣)与妻袁氏,吉焕(吉棣次子)与妻刘氏,吉煌(吉棣三子)与妻钱氏”。咸丰四年(1854),两家十人迁徙至泰州白米镇陆家庄,不幸的事情发生了,吉棣之妻王氏因不堪辛劳而病逝于陆家庄。咸丰七年(1857),两家九人又从陆家庄迁徙至江都邵伯镇丁沟。咸丰十年(1860),再从丁沟迁徙至泰州属下戚家庄,一住就是五年。在寄居戚家庄期间发生了三件大事:一是咸丰十一年(1861),吉焕之妻刘氏生了一个儿子(吉堂);二是同治三年(1864)三月,吉森之妻高氏又不幸病逝;三是同治三年(1864)九月,吉煌之妻钱氏也生了一个儿子(吉均),这一切怎不让羁旅之人悲喜交集。同治四年(1865),吉森与吉棣两家“祖孙三代、老幼十人”终于从戚家庄迁徙至东台,并定居于东台城何垛场启明坊。
    云阳吉氏镇江支东台分支族人自晚清分派迁徙东台后,各自谋生,际遇坎坷,艰难曲折,人丁不旺;到了民国年间,又因各种变故,多数子孙为谋求出路而离开了东台。现今,云阳吉氏镇江支东台分支族人已蕃衍至二十七世,且散居于全国各地。


作者:吉家林 (2010/5/18 17:45:06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《重修雲陽吉氏鎮江支家乘前言》与《云阳吉.. 第 3 楼


    最早迁徙东台的是镇江支十九世祖吉鹤翔,鹤翔公妻贲氏,生一子吉裕林。裕林公妻徐氏,生一子早亡。如今除鹤翔公的灵位仍存放东台外,一切皆烟消云散。
    镇江支二十世祖吉槐、吉楷兄弟迁徙东台后生计窘迫,殁皆厝东台何垛场北一灶。吉槐公妻胡氏,生一子吉灿;吉灿公字元庆,殁葬东台北关桥下半里许壬山丙向,一切身后毫无所有。吉楷公妻李氏,生一子吉焜;吉焜公未娶,无出。
    镇江支二十一世祖吉煜、吉烺兄弟迁徙东台后景况亦不佳,殁皆厝东台何垛场北一灶。吉煜公妻张氏,生三子吉圻、吉培、吉垣,然三子皆早逝,实令人扼腕长叹。吉烺公妻冯氏殁于迁徙途中,厝李家湾;继娶陈氏,生二子吉增、吉坤,然二子皆失去联系,至今后世不详。
    能够子孙蕃衍、且至今仍保持联系的,是镇江支二十世祖吉森、吉棣兄弟的传人。清同治四年(1865),吉森与吉棣两家三代人迁徙到东台后,由茂林公吉森主持大家庭生计,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,在东台城内三昧寺附近开了一家商铺,商号“吉泰和”,经营南北货。吉森病逝后,由二十一世祖彩堂公吉煌(吉棣三子)主持“吉泰和”经营;吉煌病逝后,由二十二世祖少廷公吉堂(吉焕长子)主持“吉泰和”经营,此时正值清末民初,“吉泰和”生意兴隆,吉堂亦荣膺东台县商会副会长;吉堂病逝后,由二十三世祖穑夫公吉荣苞(吉堂三子)主持“吉泰和”经营;民国十五年(1926,农历丙寅年),因经营不善等多种原因,由茂林公吉森开创、经数代子孙辛苦撑持、经营长达六十多年的老字号“吉泰和”轰然倒闭了。
    “吉泰和”破产后,云阳吉氏镇江支东台分支吉森、吉棣世泽的大家族顿时陷入困境,仅从二十二世祖吉城公(吉煌次子)所作《丙寅生日述哀》诗中即可见其窘况。当时尚健在的二十二世、二十三世族人不得不靠变卖家产度日;而二十四世则有兄弟八人(传莘、传礼、敦诗、敦豫、传履、传康、传祺、启泰),“八兄弟”都是青少年甚至幼年,他们的前途令人担忧。

作者:吉家林 (2010/5/18 17:46:07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《重修雲陽吉氏鎮江支家乘前言》与《云阳吉.. 第 4 楼


    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,东台分支吉氏家族的生计日益艰难。所幸“天无绝人之路”,当初二十二世祖吉堂公生有一福女,及笄后适华北交通银行总行长严均甫(东台人),于是,二十四世“八兄弟”中的五人(传礼、敦诗、敦豫、传履、传祺)就纷纷离开家乡东台,去天津交通银行总管理处投奔姑父严均甫、姑母吉福女(适严后称“严十太太”)了。严均甫夫妇眷念亲情,由总行长亲自出马,分别安排内侄们到成都、大连、北京、青岛等地交行系统的金融机构或相关单位工作,“五兄弟”从此捧上了“金饭碗”。然而好景不常,时隔不久严行长就因飞机失事而丧身,“五兄弟”没了“靠山”则升迁无望,虽然解放后皆以“旧职员”的身份而被留用,但是历次政治运动中都是“说不清、道不白”,到了“文革”期间“不是下放、就是退职”,他们的后半生都相当艰辛。
    上世纪三十年代留在东台的二十四世“三兄弟”(传莘、传康、启泰),其生涯也是历经磨难。老大传莘(字伊俦)年轻时即支撑起全家生计,靠教学和润格字画谋生,解放后一度失业,重新工作后待遇很低,“文革”期间因家藏旧书还遭“抄家”之辱。老六传康成人后,到人家银楼当学徒,解放后在农村小学教课,未娶无后。老八启泰当初因年幼未能外出谋生,后从军“野三旅”又走错了道,解放后在农场劳改,刑满留农场工作,未娶无后。
    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,东台分支二十五世传人相继出生。二十五世兄弟姐妹共有十九人,其中男十二人(家龙、中信、中伟、中仁、中健、中侃、家麟、中仕、中俊、中胜、中强、中佺)、女七人(中倩、家凤、中伶、中俪、中仪、中惠、中伶),除家麟(家林)一人仍留居东台外,其余都散居于全国各地(北京,河南洛阳、濮阳,山东青岛、潍坊、烟台,四川成都、夹江,辽宁大连,贵州贵阳等地),所幸的是各兄弟姐妹之间尚有往来,相互联系也一直未中断。
    由于种种原因,云阳吉氏镇江支东台分支族人自迁徙东台后,一直没有编纂过完整的家谱。从晚清到当代,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为了“不忘历史、不忘祖先、沟通信息、联络亲情”,为使子孙后代“前事不忘,成为后事之师”,今特将东台分支吉氏家族源流与祖先经历作如上之简介,并参考若干文献、资料与信息,努力编纂了一部《云阳吉氏镇江支东台分支家乘》。
    《云阳吉氏镇江支东台分支家乘》记述的是云阳吉氏镇江支东台分支十九世至二十七世族人的经历、工作、家庭、居住等情况,时间跨度起于晚清、止于当今,历时一百五十多年。此前的情况,可与光绪九年(1883)编纂的《云阳吉氏家乘》(八修本)和二○一○年年新编的《重修云阳吉氏镇江支家乘》相衔接,即可将家族的历史与世系上溯到南宋。

作者:吉家林 (2010/5/18 17:47:09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《重修雲陽吉氏鎮江支家乘前言》与《云阳吉.. 第 5 楼


    编纂《云阳吉氏镇江支东台分支家乘》的参考文献、资料与信息有:
    (一)清道光二十七年(1847)七修《云阳吉氏家乘•卷之十二七修宗谱年表》、清光绪九年(1883)八修《云阳吉氏家乘•卷之十六八修宗谱年表》和二○一○年《重修云阳吉氏镇江支家乘》;
    (二)二十世祖茂林公吉森的札记;
    (三)二十一世祖妣钱孺人传略及钱孺人五十寿序;
    (四)二十二世吉城和吉均的遗著、诗稿和日记;
    (五)二十三世吉荣泰的遗著、诗稿和日记;
    (六)二十四世吉传礼编辑的家谱信息稿;
    (七)二十四世吉传莘的诗文稿及吉传莘与吉传礼、吉敦诗、吉传祺、吉启泰兄弟之间的往来信函;
    (八)二十四世吉蕙贞、吉年贞姐妹的回忆录;
    (九)二十五世吉家龙、吉家林、吉中仕、吉中强及二十六世吉元宏所提供的资料与信息。

    二○一○年五月,云阳吉氏镇江支东台分支二十五世孙吉家林敬撰于东台亭树阁。


作者:吉家林 (2010/5/18 17:49:13)   回复此贴
当前总数:8 每页5条 当前1/2页 [1] [2 


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,请 登录 注册 发贴.


当前在线:共6人 会员0人。列表: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查看全部(6)位游客 +
本论坛网络实名:中华吉氏论坛  执行时间:327.1 毫秒
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,与 中华吉氏论坛、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
Copyright by www.10000xing.cn   中华万家姓   天驷文化
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